我在今年5月号《博览群书》杂志上读到杨建民先生的《巴金与鲁迅著作的注释》一文,巴金先生对鲁迅著作注释的严格认真态度令我感动。不过,杨文确认的巴金与鲁迅首次见面的日期,我认为是不对的。巴金一生崇敬鲁迅,但与鲁迅见面的次数并不多,因此巴金第一次会见鲁迅的日子就更必须正确考定。
杨文写到
1976年3月,有人准备向巴金了解他与鲁迅的交往情况,王仰晨便作书介绍。不久,巴金给王仰晨复函:“上次带书的两位同志同我谈话时,问我什么时候同鲁迅先生第一次见面……”当时,巴金按自己的记忆,认为是1933年秋天。后来他翻检了鲁迅日记,才确知当时见面是在4月6日。不仅如此,巴金还花了很大工夫,将自己与鲁迅同席的四次见面另外用一张纸写出,时间、地点、主人、客人都准确标注出来。可就在第二天,巴金在进一步核实后,致王仰晨一函,证明自己与鲁迅第一次见面,时间是1934年8月5日,同时又查到1936年2月的另一次见面,也一并录出。可见他态度的认真严谨。(《博览群书》2008年第5期,第100页)
然而,“态度的认真严谨”有时与历史的真实并不一定是划等号的。当事人的回忆、核实也并不一定都确实可靠。上述“巴金在进一步核实后”认定的1934年8月5日,其实并不是巴金第一次见鲁迅的日子。而且,关于那个日子,巴金先后还有过多次不同的说法。
例如,为纪念鲁迅逝世二十周年,1956年7月13日,巴金写了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》一文,是这样说的:
我第一次看见鲁迅先生是在文学社的宴会上,那天到的客人不多,除鲁迅先生外,还有茅盾先生和叶圣陶先生几位。茅盾先生我以前也不曾见过。我记得那天我正在跟茅盾先生谈话,忽然饭馆小房间的门帘一动。鲁迅先生进来了,瘦小的身材,浓黑的唇髭和眉毛……这天他谈话最多,而且谈得很亲切,很自然,一点也不?嗦,而且句子短,又很风趣……这个晚上我不知道看见多少次他的笑容。
同年9月25日,巴金在苏联《文学报》上又发表《鲁迅》一文,说:“我错过了几次同他相见的机会,到了1933年才在文学社举办的宴会上第一次见到他。”“那天晚上在座的有十几个人,都是作家。”巴金再次特别提到那天晚上“鲁迅比谁都说得多,笑得多”。
以上同一年写的两篇文章,前者未说初次见面的年份月日,后者说是1933年;前者说“到的客人不多”,后者则说“有十几个人”,那么客人就不能算少了。
过了二十年,1976年,上述巴金致王仰晨的信中先是说1933年4月6日,后来“在进一步核实后”,又说是1934年8月5日。然而仅过三年,巴金在1979年3月10日致日本友人岛田恭子的信中,却又说:“我和鲁迅先生见面是在1933年。”可见,巴老实在是记不大清了。
再来看看,巴金研究者们又是怎么说的呢?我只翻了翻自己手头现有的书。在贾植芳任顾问、唐金海等人主编的比较权威的《巴金年谱》中,我查到1933年4月6日有这样的记载:
应邀到上海“会宾楼”出席宴会。这是上海生活书店为《文学》月刊创刊,宴请《文学》主要撰稿人,宴会由《文学》主编郑振铎主持。同席有鲁迅、茅盾、周建人等十五人。第一次结识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鲁迅。“这位‘有笔如刀’的大作家竟然是一个多么善良、多么平易、多么容易接近的瘦小老人。我觉得我贴近地挨到他那颗善良的心了。”席间又听鲁迅说,“林语堂写那种《论语》式的文章实在可惜,以他的英语水平,如从事翻译点美国古典文学作品对社会的贡献更大。”(马蹄疾《鲁迅和巴金》,载1985年7月春风文艺出版社《鲁迅和他的同时代的人》下卷)。
我进一步查了《巴金年谱》所引用的马蹄疾《鲁迅和他的同时代的人》下卷中的《鲁迅和巴金》一文。马蹄疾文章引了上述巴金《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》,说:“查考《鲁迅日记》,自文学社成立以来,至巴金去日本前,有过两次宴会,一次是1934年10月6日为巴金去日本饯行宴会,另一次是半年前的4月20日那一次,巴金所回忆的第一次和鲁迅见面的文学社的宴会,大概就是这一次。”也就是说,马蹄疾明明认为那一天“大概就是”1934年4月20日,不知《巴金年谱》怎么注明根据马蹄疾此文却定在1933年4月6日?
我又翻了一些《巴金传》,发现不少《巴金传》的作者都避免提到这个问题。徐开垒的《巴金传》则说是“1933年8月初”。这大概是他根据《文学》月刊创刊的时间和巴金在沪的时间而推测的。但“8月初”实际上是根本不可能的(参见下引陈思和的辨析)。
陈思和的《巴金传》则说:巴金初见鲁迅的日子,
在学术界有两种说法,一种说法是1933年4月6日,另一种说法是1933年8月初。这两个日期都很值得怀疑,关于4月6日之说的依据是鲁迅日记所载:“被邀至会宾楼晚饭,同席十五人”。可是据茅盾回忆,这次宴席为商议筹办《文学》之事,出席对象是内定的十个《文学》编委会(成员):鲁迅、茅盾、郑振铎、叶圣陶、郁达夫、陈望道、胡愈之、洪深、傅东华、徐调孚,另外还有周建人和黄源。人数比鲁迅日记记载的少三个,会不会这三个中就有巴金?笔者觉得可疑,因为这是个内定编委会聚会,刊物还没有正式创办,巴金既不是编委,也不属于上述圈内的人物,参加这样一个会议不很适合。而且《文学》是由生活书店出版,这次宴会有东道主参加,这缺名的三个可能是生活书店方面的人,与文艺界无涉,茅盾才没有把他们名字写出。第二个值得怀疑之处就是具体情况与巴金记叙的不符,巴金回忆中说出席人不多,但这一席有十五个人,不能算不多;巴金在回忆中只提到茅盾与叶圣陶之名,其实这二人他都不熟,在席中与巴金交往时间最长的应该是胡愈之,巴金却没有提到他,也于情理上不通。巴金回忆中说鲁迅那天谈话中说到了《文学》的内容,而当时《文学》还在筹办,怎么会有“内容”……在这些疑问没有充分说服力的解答以前,4月6日说是无法使人信服。但是,关于“8月初”的说法似乎更不可能,因为7月29日鲁迅就伍实(傅东华)在《文学》第二期上写的《休士在中国》一文中诬蔑鲁迅的话提出抗议,随即就终止了与《文学》的关系约半年之久,怎么可能在8月初出席《文学》社举办的宴席,还说了那么多幽默、隽永的话?而且鲁迅日记上也没有在8月初记载过赴宴的事情。若以巴金的叙述细节为真,那么,这种情谊融融的场面是应该发生在7月1日《文学》创刊之后,7月29日鲁迅写《给文学社的信》之前,而巴金在这个月中又偏偏是外出旅行,人不在上海。
陈思和最后的结论是:“他们初次会见的日期几乎是无法推算。”
除了上述马蹄疾以外,还有一些鲁迅研究者则断定巴金是“1934年8月开始同鲁迅交往”的。如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的《鲁迅回忆录》,孙郁、黄乔生编的《回望鲁迅》等书,都这样说。
可见,这实在是一笔当事人、研究者连年份、月份都各说各的糊涂账。
这里,暂且把这个问题搁一搁,再来研究一下1933年4月6日《鲁迅日记》的记载:“三弟偕西谛来,即被邀至会宾楼晚饭,同席十五人。”对这十五个人,除了鲁迅日记中明确记载的鲁迅自己、郑振铎(西谛)、周建人(“三弟”)三人外,黄源在1981年6月23日写的《鲁迅先生二三事》一文中写到的还有茅盾、叶圣陶、陈望道、郁达夫、洪深、谢六逸、夏?尊、徐调孚、傅东华、胡愈之。黄源一共写出了十三个人,还有二人未明。黄源在同年5月1日写的《鲁迅与〈文学〉》一文中,也写了这样十三人的名单,而且还特别写了一句:“巴金当时不在上海,没有被邀”。黄源没有说自己参加了这次宴会。
而茅盾在1982年8月发表的《活跃而多事的年月》中,则提出了十二个人的名单,即比黄源所说的少了谢六逸、夏?尊二人,却加上了黄源。
看来,关于这十五个人的名单,后人也是无法仅仅用简单的推算来认定的。由于《文学》月刊创刊一事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因此这个名单也是非常值得搞清楚的。看来,只有寄希望于发现凿实可信的文献记载,才能解开这个谜了。
有道是“踏破铁鞋无觅处,得来全不费工夫”。我的朋友商金林教授近年辛辛苦苦地修订他的《叶圣陶年谱》时,查看了叶圣陶、郑振铎的老朋友王伯祥先生的日记。而我从他那里,看到了1933年4月6日王伯祥的日记。日记是这样写的:“散班后赴会宾楼振铎、东华、愈之之宴,到十五人,挤一大圆桌,亦殊有趣也。计主人之外,有乔峰、鲁迅、仲云、达夫、蛰存、巴金、六逸、调孚、雁冰、望道、圣陶及予十二客。纵谈办《文学杂志》事,兼涉谐谑,至十时三刻乃散。”所谓“散班后”就是在开明书店编译所下班后。这天聚宴的主人是郑振铎、胡愈之、傅东华,要谈的是《文学》月刊创刊之事(按,《文学》原先拟名为《文学杂志》,后来郑振铎得知北平左联要办一个《文学杂志》,遂改名《文学》)。王伯祥日记里说的“兼涉谐谑”,也就是巴金文章中说的“鲁迅比谁都说得多,笑得多”。
于是,我们终于确切无疑地知道了:
一、巴金第一次见鲁迅,是在1933年4月6日。
二、那天到会的十五个人是:鲁迅、巴金、郑振铎、茅盾、叶圣陶、陈望道、郁达夫、谢六逸、徐调孚、傅东华、胡愈之、王伯祥、周建人、施蛰存、樊仲云。
可见,人的记忆有时候确实是靠不住的,茅盾、巴金、黄源的回忆中居然都有说错了的地方!因此,王伯祥先生的这则日记,有了多么重要、多么珍贵的史料价值!
从这十五个人的名单,还可以看到郑振铎先生的胸襟是何等的博大宽阔(创刊《文学》是郑先生提出来的)!他不仅邀请了“既不是编委,也不属于上述圈内的”似乎“不很适合”(陈思和语)的巴金参加了这次重要的聚会;而且居然还请了当时另一较大型的文学月刊《现代》的主编施蛰存,一点儿也没有什么“同行”间常见的相互保密、妒忌、提防、排挤等习气,这是多么难得!令我感到有点遗憾甚至疑惑的是,施蛰存后来从未提起过此事,这是为什么呢?另外,我感到“于情理上不通”(陈思和语)的还有,巴金为什么没提到郑振铎呢?
由巴金的回忆和王伯祥的日记可知,这次聚会是非常愉快甚至“谐谑”的,特别是鲁迅先生的心情十分舒畅。然而非常遗憾的是,仅仅过了三个多月,“7月29日鲁迅就伍实(傅东华)在《文学》第二期上写的《休士在中国》一文中诬蔑鲁迅的话提出抗议,随即就终止了与《文学》的关系约半年之久”;离这次聚会仅仅只有半年,鲁迅和施蛰存之间又发生了所谓“《庄子》与《文选》的论争”,鲁迅骂施蛰存为“洋场恶少”,施蛰存也一点不客气。我以前一直想,鲁迅为什么对傅东华、对施蛰存发这么大的火,看到了这份名单,我有所揣测。
那次宴会,鲁迅和傅东华、施蛰存等人把酒欢谈,何等融洽。后来,傅东华竟毫无道理地冒犯鲁迅,鲁迅当然生气(傅东华后来向鲁迅道了歉)。鲁迅不过是在一篇化名写的杂文中批评了他认为不妥的文坛现象,并没有点施蛰存的名字,也未必是专门针对施蛰存,然而施蛰存年轻气盛,反唇相讥,居然在文章中指名道姓地调侃鲁迅。鲁迅或许想到了几个月前的见面欢聚,因而更加生气。可惜郑振铎先生热心营造的文坛团结和谐的气氛,就这样失去了!
王伯祥先生的这段日记,让我看到了一段活的文学史。
(本文编辑:李焱)